时间:2022/11/2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南昌高新区建设电动车充电棚,杜绝“飞线充电”

脱落凌乱的空中电线捆扎整齐了,纠结成团的有线电视线梳理清楚了,杂乱无序的通信运营商网线入管入盒了……最近,不少南昌市民发现,视线所及之处,市容市貌变得更加整洁干净,空间视觉变得更加通透清爽,曾经东拉西扯、盘踞头顶的“空中蜘蛛网”正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亮丽的“城市天际线”。

自6月底《南昌市空中管线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印发出台以来,我市精准施策、强力推进,将架空线路纳入专项整治,着力破解民生之困。细长的线缆从无到有、再从有到无,不仅折射出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,更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。

截至12月7日,全市12个县区需整治主干道管线米,已整治米,完成总长度的99.4%;次干道管线米,已整治米,完成总长度的99.2%;支路街巷管线米,已整治米,完成总长度的87.6%。

西湖区:紧盯背街小巷常态长效整治空中管线

西湖区是南昌的老城区,街巷狭窄复杂,人口和住宅密集,线杆及各种管线杂乱。近几年,在背街小巷改造工作中,西湖区对街巷弱电线缆进行集中整治,通过捆扎、剪除、套管、更新等方式进行整理。

位于西湖区广润门街道的直冲巷,街巷总长米,宽4.6米,两侧单位、商户共78家,位于船山路与抚河北路之间,连接了11条背街小巷和5条无名支巷。“这里在改造之前,地面架空杆线林立,线缆横拉乱接,还有很多散落下来的老旧电线,看着揪心。”在街边经营店铺10余年的胡女士说到街巷的改造赞不绝口,“现在,街巷路面变得宽敞,施划了公共停车泊位,电线‘蜘蛛网’也没了,变得清清爽爽。”

直冲巷的改造,是西湖区扎实推进空中管线整治工作的真实写照。“我们按照‘强弱分设、横平竖直、高低一致、规范有序’的整治标准,采取‘剪除废线、梳理捆扎、披绿美化、悬挂标识’的措施,以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等单位为主体,属地街镇积极配合,对杂乱线缆统一进行整治,消灭线缆的乱搭乱拉现象。”西湖区广润门街道综合执法队常务副队长李遥介绍,改造采取“先勘察、后整治”的原则,街道组织人员分组对辖区内上空的管线进行仔细排查、实地勘察,再明确分工,建立台账,实行销号管理,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快速扎实推进。

“为了防止问题反弹,街道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由社区网格员组成的排查劝阻队伍,一方面继续排查需要整改的问题,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、增强广大市民文明意识,遵照‘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上报、第一时间整改’的原则,确保管线私拉乱接‘零增量’。”李遥说。

空中管线整治非一朝一夕之功。“全区管线实施整改后,在日常巡查中,我们采取‘现场办公、现场作业、现场监督’的方式,发现管线脱落、下垂、松散等问题及时处理,对‘有主’的废弃管线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,对‘无主’的废旧管线则采取‘一刀切’的办法依法予以拆除,确保长治长效。”西湖区城管局党组成员张星表示,将尽最大努力使主次干道、背街小巷、老旧小区等沿线路段线缆规范美观、整齐划一,实现城市管理从“平面”向“立体”的转变,净化城市空间,美化城市环境,让过去凌乱的“空中蜘蛛网”变成如今美丽的“天际线”。

新建区:“1+5+N”多部门联动保障空中线缆整治质效

12月7日,记者来到新建区星西兰花园小区,看见入户线路均沿墙敷设槽、管,横平竖直、统一规范、整齐有序,焕然一新的“装扮”让人眼前一亮。“以前这里的线缆横牵乱插,不仅影响美观,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现在好了,管线统一安装规范后,墙面上干干净净,看着舒心多了!”居民胡女士对整治后的小区环境赞不绝口。

空中管线整治工作对净化城市空间、美化居住环境、提升群众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。星西兰花园小区始建于年,长期以来,光纤线缆、电话线、路灯线等各类线缆交叉重叠,密密麻麻,给群众的出行、居住等都带来不少麻烦。为了清除这些让市民烦恼的“空中蜘蛛网”,今年6月,新建区启动空中管线整治工作,对全区低挂垂落、散乱无序、断落损坏等影响城市美观、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空中线缆,集中开展专项整治。

“凡是横跨街道东拉西扯的‘飞线’要求剪断抽除,重新布线;凡是老旧无用的断头‘废线’要求清理剪除,减长减量;凡是不属于弱电线缆的‘杂线’,如低压电线、路灯线等,要求一律与弱电线缆剥离,确保各类缆线强弱分离、平整对称、标识清晰、布局统一、牢固安全。”新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喻剑鸣告诉记者,通过对斜拉、垂落、缠绕、松垮、附挂的线缆,采取下地、捆束、套管、贴墙、扣盒等方式实施整治,辖区内线缆线路变得整洁美观,群众的生活幸福感随之提升。

实际上,空中管线的规整工作一直是个“老大难”问题,涉及多个单位,沟通协调困难、整改过程复杂、改线施工成本高,非常棘手。“城市上空存在的各种错综交织的线路,不少是由于通信企业在建设初期缺乏长远规划、施工不规范和市民私拉乱接等原因导致的。”新建区空中管线整治办公室主任、区城管局局长聂庸介绍,对此,新建区探索建立了“1+5+N”多部门联动模式,全方位保障空中线缆整治工作高效有序开展。

“区城管局作为核心,分配工作任务、协调各单位配合;移动、联通、电信、广电、供电5家责任单位各自分派施工人员,对文明创建重点点位内的违规管线进行摸排、整治;交管部门、社区、城管中队等负责后勤保障工作,提供如车辆、机械、居民调解、现场管制等服务。”聂庸告诉记者,按照“市级层面谋定、属地政府统筹、管线单位实施、行业部门指导、上下协同联动、分批逐步推进”的工作思路,新建区空中管线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,跨街飞线、乱搭乱挂、老旧下垂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。

南昌高新区:整治“飞线充电”营造安全环境

近年来,电动车充电难题不断凸显,不规范充电现象时有发生。解决“飞线充电”,也随之成为清理“空中蜘蛛网”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。

“我们小区建得早,基础设施跟不上,为了图方便省事,很多人就选择‘飞线’的方式来给电动车充电。”家住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北沥村三和公寓的何女士说,“之前小区‘飞线充电’现象严重,从自家窗口经常能看到外面晃来晃去的电线。而且经过风吹日晒,很多电线外皮都已经开裂,有漏电风险。现在有了电动车充电车棚,小区里就很少看到私拉电线的现象了,我们也安心多了。”

北沥村三和公寓是一个农民征迁安置小区,原来的楼道内线路老旧破损,安全隐患特别多。“为杜绝‘飞线’乱象,我们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过程中,对该小区15栋房屋62个单元楼内的各类线缆进行了集中整治,改造后的楼道管线变得整齐有序、标识清晰、美观协调。”南昌高新区城管局局长林雯告诉记者,该区积极与移动、联通、电信、长城等网络运营商进行协商,在每个楼道内安装了网线桥架,通过桥架将网络接入到每家每户,并对电表实施统一包覆,有效改善了电线“杂乱丛生”的状况。

如何破解电动车私拉电线充电的顽疾?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在征求当地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后,计划在该小区的每栋住宅楼下,增设2个电动车充电棚。“这些车棚安装完成后,楼道内将禁止停放电动车。村干部将按照网格划分的区域,负责督促引导村民将电动车放置电动车棚内,确保小区井然有序。”林雯说,今年以来,南昌高新区针对城中村、安置小区等重点区域,大力开展普惠性“微改造”提升行动,目前已建设电动车充电棚余个,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
建成车棚内,电动车停放有序,群众通过扫码支付,就能直接使用智能充电桩。“我觉得这个充电桩很好,既方便又安全。而且小小的车棚里监控、充电桩、消防设施一应俱全,不仅解决了电动车充电的难题,也减少了被盗的风险。”小区居民沈女士告诉记者。

据林雯介绍,南昌高新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,利用宣传栏、移动小喇叭、居民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2713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